专 利 知 识
1.专利的概念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2.专利的特点
专有性: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所谓专有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出口的权利。也就是说, 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进行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依照其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就是侵犯专利权。
地域性:根据《巴黎公约》规定的专利独立原则,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对其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专利权或独占权。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使用或销售该发明创造,则不属于侵权行为。搞清楚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这样,我国的单位或个人如果研制出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发明创造,就不仅仅是及时申请国内专利的事情,而且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否则国外的市场就得不到保护。
时间性:所谓时间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有拥有得法律赋予得专有权只在法律规定得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得专有权。至此,原来受法律保护得发明创造就成了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专利权的期限,各国专利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大部分国家规定为5-10年,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分别为20年、10年、10年。
无形性:专利权是无形的,不少人往往把专利权的这一特点视为其保护对象--专利权保护的技术,其实无形性是专利权本身。否则如对商标来讲,其对象是图案,显然不是无形的。
3. 专利的种类
在我国,专利包括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4. 申请专利的重要性
申请专利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同时也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占据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如通过生产销售专利产品、转让专利技术、专利入股等方式获利)。
5. 先申请原则
在我国,审批专利采用先申请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同样的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专利的个人或单位,因此申请人应及时将其发明申请专利,以防他人抢先申请。由于申请专利的技术须具有新颖性,因此发明人有了技术成果之后,应首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以免因过早公开技术而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
6. 申请专利的途径
(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或通过挂号邮寄申请文件方式申请专利(专利申请文件有: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
(2)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采用这种方式,专利申请质量较高,可以避免因申请文件撰写质量问题而延误审查和授权。
7.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如果技术成果是单位课题组承担的科研项目,是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单位所有。
如果发明是在没有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如设备、资金、未公开技术资料等)的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内容也与发明人本职工作及单位指派的科研任务无关,是非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个人所有。
8. 专利检索
科研立项和申请专利之前需要检索专利,以免重复研制,侵犯他人专利权,事先检索也可判断该项技术成果是否有可能获得专利权。
可以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馆手工检索专利,也可以用电脑上网检索或用专利光盘检索专利。
9.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获得专利权的三个实质性条件:
(1)发明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没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刊登在出版物中或者已被他人申请专利,具有新颖性。
(2)发明时,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发明有实质性特点,优于同类传统技术,具有创造性。
(3)发明比原有技术效果好,具可以用工业方法生产,具有实用性。
10. 对专利局驳回专利申请决定不服怎么办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申请人对专利局的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书面提出复审请求。
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的维持专利局驳回决定的复审决定不服时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1. 专利权拿到手后是否就一劳永逸了
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可以在专利授权决定公告后的任何时候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定量告请求。
12. 专利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专利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1)停止侵权; (2)公开道歉; (3)赔偿损失。
13. 专利纠纷及假冒、冒充专利的处理
假冒他人专利或将非专利技术(产品)冒充为专利技术(产品),也会引起相应的纠纷,任何人发现有人假冒他人的专利或涉嫌冒充专利,可以向当地知识产权局举报,由知识产权局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查处。
专利纠纷包括专利侵权纠纷、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职务发明人奖酬纠纷等,发生专利侵权纠纷应当请当地知识产权局处理或到法院起诉。其他的专利纠纷可以请求当地知识产权局调解或向法院起诉。
14. 专利权人与发明人享有的权利不同
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单位作为专利权人有权占有、使用、处分其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就没有这些权利。
15. 专利权人的义务
专利权人应在获得专利权后,按时缴纳专利年费。
16. 鼓励专利申请的优惠政策
北京市和一些省市近两年拿出相应资金,资助当地的专利申请。本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新申请的专利,可凭受理通知书和交费发票,到当地已设立专利申请资助金的知识产权局领取专利资助金。